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江西新闻 >

鄱阳湖畔,与自然对话

时间:2020-06-12 01:03 浏览:

    本报记者 齐美煜

    鄱阳湖,是个美丽的名字,世人关注。

    鄱阳湖畔,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只关注她的美丽风光,还有她的点滴变化。

    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鄱阳湖站)的科研人员。自2008年建站以来,他们与鄱阳湖的故事有很多,故事里有汗水、有欢笑、有艰难、有思考。

    十余年来,这些科研人员执着、专业,随着与鄱阳湖对话、与自然对话的不断深入,守护一湖清水的信念也愈发笃定。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庐山市的鄱阳湖站,听他们讲述心中的鄱阳湖。

    湖之韵

    “鄱阳湖很有韵味。”鄱阳湖站站长徐力刚这样评价。

    今年44岁的徐力刚是鄱阳湖站的“老人”,在站里工作了12年。在他看来,鄱阳湖的韵味怎么品也品不完:

    这韵味闪烁着生态元素。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目前长江中游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流域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流域内山、江、湖互为依托,息息相关。素有“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美誉的鄱阳湖湿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计的濒危珍稀水禽来过冬。

    这韵味蕴藏着科研价值。鄱阳湖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瑰宝。当前,在我国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开展对鄱阳湖资源环境、湿地生态系统长期的动态定位监测、科学研究、应用示范与社会服务,可为我国湖泊流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技术支撑。

    “鄱阳湖之于江西、之于中国、之于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徐力刚说。2008年10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江西省合作共建的鄱阳湖站在九江揭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在揭牌仪式上的那番话至今在他脑海里萦绕,“鄱阳湖站要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科技攻关,把鄱阳湖站建成多学科的研究合作平台。”

    从最初建站的3人,发展到如今30余人,鄱阳湖站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尽管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大家的目标很一致——尽己所能,用科技的力量,让世人遇见更好的鄱阳湖。

    湖之语

    听过渔舟唱晚,看过潮起潮落,对鄱阳湖站的科研人员来说,鄱阳湖一点一滴的变化,他们都很清楚。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平均宽度16.9公里,最宽处约74公里”“鄱阳湖平均换水周期是20天左右”“最大水深30米,平均水深6米”……这些数字他们烂熟于心。

    “这就是我们开展湖泊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清楚这些数字,何谈研究。”鄱阳湖站副站长胡耀辉淡淡地答道。

    这背后,凝结着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韧劲。这从他们讲述的野外采样的故事中,可以捕捉到。

    有人说,最难的是沉积物的采样。因为鄱阳湖主湖区风浪大,为了保证采样点位的精确,需要不断调整采样船只的位置。如果采样区水比较深,有时需要多次打钻取样,这样一个采样点就会把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有人说,做底栖生物调查,常常是干净鞋子上船,脏鞋子下船。采底泥,力气要大,采泥器加上湖泥有10多公斤重。

    有人说,曾经有次野外采样,出发时,天气晴朗。采样过程中,突遇风暴。船在湖面上颠簸,那一刻,真的是终生难忘!或者遇到枯水期,船没法直接到采样点,大家就一根扁担,扛着几十公斤的仪器,走上三五公里的路。

    类似事例,鄱阳湖站的科研人员能说很多。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与鄱阳湖对话,与自然对话的过程。

    鄱阳湖静静诉说的“话语”,也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自2012年4月正式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后,鄱阳湖站每年度向CERN水体分中心和综合中心提供了鄱阳湖完整的生态水文数据集。截至目前,依托鄱阳湖站承担的总课题数突破100项。近五年,鄱阳湖站围绕湖泊水文水动力过程、湖泊水环境、湖泊湿地生态等方面研究,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形成国家级决策咨询报告6份,有效推动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比如,以历史观测水文数据与鄱阳湖站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不同时期对鄱阳湖水文、水环境、洲滩湿地与候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三峡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鄱阳湖环境影响调查专题报告,为三峡工程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时刻关注,时刻思考。鄱阳湖的细微变化关系着科研方向的选取。“以前,我们侧重于研究湖泊水文水动力——水环境——水生态的变化过程,揭示湖泊水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现在,我们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适当调整,侧重于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比方说,水情变化对鸟类栖息地与生境的影响,寻求健康湖泊流域系统解决方案和经济社会协调、绿色发展对策等。”鄱阳湖站副站长王晓龙说。

    湖之盼

    “鄱阳湖是个开放的湖。”采访中,这句话被鄱阳湖站大多数科研人员反复提及。

    何为开放?他们向记者解释道,一是,“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特征体现了其自然通江的开放性;二是,鄱阳湖多年平均入江水量1457亿立方米,占长江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6%,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水系,鄱阳湖流域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长年与这个开放的湖打交道,鄱阳湖站的定位及科研人员的格局也颇受正向影响。鄱阳湖站盼望着,能够更好地为国内外湖泊与湿地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平台;这里的科研人员盼望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起到桥梁作用,让世人跨越认知鸿沟,得以走近碧波万顷的鄱阳湖,得以延展与自然的对话。

    心之所向,步履所往。鄱阳湖站对国内外学者的科研需求提供平台共享、数据共享服务,省内青年科研工作者、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黎磊受益良多。2014年,因一次学术交流活动,黎磊了解到鄱阳湖站拥有相关受控实验平台,可用于自身准备开展的相关研究。黎磊主动联系相关负责人,顺利地来到鄱阳湖站开展研究工作,一干就是5年,其间,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在鄱阳湖站做实验的频次挺高的,头两年没带研究生的情况下,每年达80天左右,主要是夏季。在这里,我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水生植物领域的科学研究。目前,我又在这里开始了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入侵种小龙虾对鄱阳湖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

    近年来,江西奋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个大背景下,鄱阳湖站的科研人员们干劲越来越足。中国科学院最高等级的科研项目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科技工程专项把湖泊保护与修复的示范点设在鄱阳湖,战略性国际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地鄱阳湖……一个个重要科研项目相继落地鄱阳湖站。

    “我们的目标,是将鄱阳湖站建设成为国家湖泊湿地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湖泊湿地科普宣传与教育基地、湖泊湿地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基地。此外,我们的研究对象已经从鄱阳湖及其湿地扩展到整个流域。”徐力刚直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西的大力支持,比如江西省科技厅在近五年陆续在科研项目上给予了相关支持,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江西省科学院在园区建设、科技服务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支持;九江市政府和庐山市政府在科研样地建设及技术示范工程方面予以了支持和安全保障。

    对未来,鄱阳湖站的科研人员满怀憧憬。来自江苏无锡的“90后”范宏翔说:“如果以前我把自己当作是鄱阳湖、鄱阳湖站的客人,那么现在和以后,我将会把江西、鄱阳湖站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和科研梦想奋斗地,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鄱阳湖,爱她、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