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南昌新闻 >

让年终考核考出真效果

时间:2019-02-11 03:06 浏览:

    岁末年初,各类考核、检查、评比接踵而至。作为梳理一年工作、回顾成果亮点、总结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年终考核理应受到各个单位的重视。但笔者下乡走访时,听一位基层干部反映:受一些指标设计不合理、程序繁多、交叉重复检查等因素影响,年终考核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流于形式,反而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这位基层干部所言并非个例。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的“基层干部为应对考核通宵做台账”“为对付检查,加班写材料”等报道,反映出年终考核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以材料厚度作为成绩标准,考核成了“材料秀”;有的急功近利,只顾项目实施的进度,一催再催导致工程质量难有保障;有的无视基层工作特点,一味要求“亮点频出”,考核标准和实际工作“两张皮”。凡此种种,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年终考核中的具体体现,必须下力气加以解决。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工作重在平时、贵在认真、难在坚持。年终考核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要把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使定期考核与跟踪考核相配套,让考核更加精准有效。只有平时按计划做好做优,根据步骤做实做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开展,循序渐进完成。如果“平时成绩”所占权重小,“期末成绩”一锤定音,一些单位和个人难免出现平时懒懒散散、敷衍塞责,寄希望于年终“临门一脚”,突击完成任务的情况。如此这般,不仅不能很好推进工作,还会助长不良作风。

    年终考核的初衷是检验工作成效,“实绩考核”无疑应唱主角。现在,“痕迹化管理”在基层中被广泛应用。从管理角度看,这不失为一种缜密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如果在考核中过度追求痕迹,导致被考核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则是本末倒置了。比如,某地改造一户厕所要拍3次照片,填写6张表格,最后弄得村民都不愿意进行厕所改造。只有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突出考核向实绩倾斜,体现差异化要求,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考核这根“指挥棒”才能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做好年终考核,评判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就是群众是否拥有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考核组人员要多沉到基层看现场,多问问群众的实际感受,请群众“打分”,让年终考核成为群众满意度的真实反映。只有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的工作才能说取得实绩实效。以此为标准,年终考核才能考出真功夫、收到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