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江西新闻 >

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

时间:2019-10-31 03:30 浏览:

    讯(刘奇伟 罗小群 记者朱力)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是新干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近年来,该县致力打造“1+1”“1+10”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江西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今年10月,新干县文化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入选江西省“争当文化强省排头兵‘看特色、看亮点’优秀案例”。截至目前,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已招募并注册登记文化志愿者600余人,影响带动2万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队伍:由自发组织到正规组团

    早在2012年,新干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人士自发组织参与文化志愿活动,在全县“舞动新干”“民俗文化演出”等几项文化活动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新干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过程中,暴露出专业文化人才不足、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等问题,急需文化志愿者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3年,新干县文化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

    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以“传播文化、传授艺术、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促进文明”为宗旨,精心组建了歌友、舞蹈、器乐、美术、摄影、剪纸、文学、诗歌、书法、太极拳10个文化俱乐部(即“十美俱乐部”),通过1个文化专业人员+1个文化俱乐部、县文化馆+10个文化俱乐部的“1+1”和“1+10”方式,将文化志愿服务者组织起来。新干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以前的民间文化志愿者活动松散,影响力弱,正式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更像一支正规军,创作有人指导,内容有人把关,服务规范有序。

    为支持协会开展活动,该县在文化广播电视艺术中心腾出1000平方米场地作为文化志愿者活动场所,并配置设施设备。还在经费保障、服务项目、志愿者培训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组织文化志愿者创作节目、排演歌舞,开展摄影、书法、剪纸等专业培训。剪纸爱好者孙艳军对记者说,加入协会后,通过与剪纸传承人交流探讨,剪纸技艺突飞猛进。2017年孙艳军还代表新干赴哈萨克斯坦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江西活动日现场献艺。

    服务:由同质化迈向品牌化

    细雨蒙蒙,挡不住群众观看演出的脚步。11月16日,新干首届“我要上‘村晚’暨民间民俗文化演出”第三场演出在七琴镇上演。在众多精彩节目中,七琴镇业余剧团编排的采茶小戏《过关》赢得现场群众拍手称赞。这台小戏是由县文化馆音乐舞蹈室主任章小红组织舞蹈俱乐部志愿者编排的。

    “我们在建设文化志愿者协会过程中,极力克服以往文化志愿活动同质化现象,努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影响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干县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县文化馆馆长杨雯说。

    为将“文化志愿服务”打造成品牌,新干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协会活动。以“十美俱乐部,周末好放歌”为主题,在每周双休日,定期组织2至3个俱乐部的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社区、企业,与群众开展文化互动活动。2017年春节前夕,摄影俱乐部组织文化志愿者来到偏远的城上乡丰乐村,义务为36名70岁以上老人拍照并制成新年挂历。一辈子几乎没有好好照过一次相的老人们,看着自己的“靓照”笑得合不拢嘴。这一活动不仅温暖了留守老人的心,也得到了周边群众的集体“点赞”。2017年中秋节,诗歌俱乐部的志愿者帮助荷浦乡举办了“中秋月·沂上情”诗朗诵暨文艺汇演,演出节目30个,观演群众近千人,反响热烈。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利用节假日走社区、下农村、进学校,共举办声乐、剪纸、舞蹈、摄影、文学、诗歌等培训153期,参与文艺演出185场次,参与组建乡村业余剧团12个,为群众做好事685件次,培养基层文艺人才900余人。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红土地上一个响亮的品牌。

    成效:由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志愿者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带动,破除旧俗陋习,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新干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吉安市将新干列为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县,该县于7月底发出“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动员令,全面启动“文明新风创建工程”。该县通过文化志愿者协会带动,志愿者参与搅动,媒体强势推动,促进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目前,文化志愿者协会主导参与了“美丽乡村·舞动新干”“欢乐新干大舞台”“新干好声音”“书香新干”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各乡镇组织策划了城上桃花节、溧江金花节、沂江乡草莓节、荷浦杨梅节等一大批农村乡土文化活动。

    春风化雨,以文化人。如今,随着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全县群众的文化观念有了大幅度提升,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三湖镇群众在文化引领下,打破了固守千年的“入土为安”观念,植入了“厚养薄葬”的新风尚,“绿色殡葬”已成风气。10月4日,潭丘乡大塘村在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倡导并组织下,恢复了中断20年的“村晚”。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陈跃红说,随着村里文化活动的增多,群众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了,有些昔日有矛盾纠纷的“仇人”在文化活动中成了“黄金搭档”。